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hàn)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jí),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 原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47页.

▲ 原文
孟浩然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收藏
手机阅读
复制
孟浩然 作品推荐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游人五陵(líng)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浑成紫檀(tán)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jiā)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北地一作:此地)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zhāi)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吾观非常者,碌(lù)碌在目前。

君负鸿(hóng)(hú)志,蹉(cuō)(tuó)书剑年。

一闻边烽(fēng)动,万里忽争先。

余跎赴京国,何当献凯(kǎi)还。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jīng)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miǎo)茫。(淼同:渺)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xiàn)

沙禽(qín)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jí)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²芝朮,石床卧苔藓(xiǎn)

纷吾感耆旧,结揽(lǎn)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miǎo)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yǎn)(jiǎn)

探讨意未穷,回艇(tǐng)夕阳晚。

手机阅读
复制
打印本文
查看详情
小字体
大字体
名句出处文体分类
孟浩然名句推荐更多>>